在平台算法、商家广告、各种科普视频的轮番“轰炸”之下,对于盆底肌修复这个项目,我曾经和许多宝妈一样,陷入了迷茫境地,不知如何选择。抱着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”的态度进行修复?怕入了坑,白白用买奶粉、玩具、衣服或化妆品的钱交了智商税?听信婆婆妈妈“修复什么呀,我们那时候出了月子就干活,也没见身体有问题”的说辞,但又怕健康与生活真的因此受到不良影响,将来会后悔。提及这个问题深有感触。
在揭晓答案之前,为了避免毫无意义的争论,先简单说说盆底肌及其作用。
什么是盆底肌?它的作用是什么?
鉴于不少宝妈在产后仍然不清楚盆底肌是什么,有什么作用,所以我在这里先简单地解释一下。
借用某度百科的解释,“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。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“吊网”,尿道、膀胱、阴道、子宫、直肠等脏器被这张“网”紧紧吊住,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。”
其实我们不必去了解专业的话术,只要认识到盆底肌是位于盆底部位的肌肉即可。至于功能,就是作为辅助角色,维持正常的大小便功能,确保在夫妻生活中有正常体验。
产后盆底肌修复是不是智商税?
不可否认,产后修复有坑有雷有套路,比如子宫排毒就是部分商家、个人为了圈钱推出的一个项目,根本没什么效果(好多医生已经解释过,这里我就不再多说了,宝妈们记得看见子宫排毒绕道走就行了)。但盆底肌修复绝对不是智商税,一定一定要重视起来!
从怀孕到生产,女性的盆底肌会发生一系列变化。在怀孕之后,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在不断变大,重量会增加,所以不管是骨开十指也好,剖腹七层也罢,负责吊着子宫的盆底肌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压迫与损伤。对于产妇而言,当盆底肌受损达到一定程度时且未得到及时修复,就很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、性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。可见,无论是为健康考虑,还是为幸福着想,产后盆底肌修复都是十分必要的。
产后盆底肌修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1.注意地点选择
通常适合进行产后盆底肌修复的场所有三类,一类为医院;一类为相关机构,如月子中心;一类为家中。
按专业度排序:医院>相关机构>家
按消费额排序:相关机构>医院>家
按便利度排序:家>相关机构≈医院
按安全性排序:医院>相关机构>居家
(以上排序仅供参考,受多因素影响,在不同情况下结果不同,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)。
比如我当时没时间在家自学,也缺乏对盆底肌的了解,所以选择了去医院修复。对我而言给修复地点从高到低排序的话,结果是医院修复、居家修复、相关机构修复。比如我闺蜜就觉得在家修复好,虽然她请了育儿嫂,工作也不是很忙,但恨不得让宝宝24小时都在视线范围之内。
2.注意修复时间
产后盆底肌修复的最佳时间是产后42天至产后6个月内。建议有条件的宝妈尽可能在这段时间内修复,我当时因为需要自己照顾宝宝没时间就耽误了,产后8个月才开始修复,相对而言在时间、经济方面投入了更多。
3.注意仪器选择(适用于在家修复的宝妈)
现在市面上盆底肌修复仪很多,对于没经验的宝妈来说,可以用三个技巧选修复仪。
注重品牌美誉度
对照医院仪器选
向“前辈”请教
选消费者认可的大品牌修复仪,往往不会上当。比如在医疗健康行业有二十多年历史的乐普,是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。近几年该品牌对女性健康投入了极大关注,推出的乐普ER盆底肌修复仪的好评度就很高,不少医院、月子中心和身边的女性朋友都在用,目前已同国内数千家知名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。一键式操作简单便利,还可进行筛查评估与健康指导,功能齐全又贴心。目前认识的人中,还没有人发现它的槽点。
以上就是盆底肌修复需要注意的地方。最后再次强调一遍:盆底肌修复绝对不是智商税,一定一定要重视起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