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孕育到生产的过程中,子宫是女性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。从小小的7cm长到35cm,从原本50g到1000g的重量,强大且有韧性。那么产后妈妈,要如何照顾好这位子宫娘娘?子宫又是如何慢慢恢复如初的呢?这个过程需要多久?这篇文章告诉你。
产后子宫都是怎么变化的?
产后第1天:子宫下降到大概在肚脐水平的位置;
产后1周:子宫下降到耻骨联合的水平的位置;
产后7~10天:宫颈内口关闭,宫颈管复原。重量降至300克,子宫腔长出新的内膜;
产后10~14天:子宫基本缩回骨盆腔;
产后第6周:子宫恢复到孕前的状态;
来源于网络
产后如何照顾好子宫这位宫娘娘?
1、排恶露,促进子宫的恢复
恶露的排出能够很好的反应子宫的恢复情况,一般来说,恶露是从阴道排出的分泌物,通常有一些黏液或者坏死的组织等。产后4周~6周左右基本会排清,如果排了一两个月,还是有很多带血性的恶露,那么子宫的恢复也不是很好。
排恶露的过程中,尽量不要食用一些生冷、刺激、油腻、辛辣的或者不易消化的食物。
2、尽早开奶喂奶,有利于子宫的恢复
产后尽早的开奶喂奶,有利于子宫的恢复,这也是最好的方法。宝宝吸吮妈妈的乳房,在喂养的过程中会合成催产素,催产素又称为缩宫素,这种激素能够引起子宫的收缩,子宫一收缩就有利于子宫内的残留物排出体外,促进子宫的恢复。
3、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
产后注意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,例如:产后尽早排尿、注意一下私处的护理或者清洁和卫生,坐月子期间尽量不要提重物等等。
4、做一些促进子宫恢复的运动
适当的做一做运动,有利于促进子宫恢复,尤其是在产后4周~6周期间是恢复子宫的好机会,可以做一做子宫恢复操。
5、避开引起子宫寒凉的食物或者问题
众所周知,子宫害怕寒冷,容易引起气血凝滞,引起“宫寒”的症状。所以产后要多多注意腰腹部的保暖,空调的温度要控制好。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,要及时擦干水分,穿好衣物。头发洗完之后,要及时擦干吹干,避免着凉。饮食上也可以避开一些寒性的食物。
6、平常注意一些饮食问题
饮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怎么吃也很重要。推荐的饮食:红糖小米粥、花生红枣小米粥、当归乌鸡汤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