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宝妈们在产后会有这样的尴尬经历:大笑、跑步、咳嗽、打喷嚏一不小心就漏尿了......这些难言之隐,影响着宝妈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。
其实这些症状都是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表现。除此之外,盆底肌松弛还有可能造成脏器脱垂,慢性盆腔疼痛,性功能障碍等影响。
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
又称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,是一组盆底肌肉损伤导致的疾病,由于各种因素,导致盆底支持变薄,进而引发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,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。
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不仅包括产后妇女,还有许多中老年妇女也有这种困扰,而且她们更容易把这些症状视为年龄增长的正常生理变化,也羞于向家人告知并就医,不能及时得到治疗。
出现以下症状时要注意哦!
01、轻、中度压力性尿失禁(打喷嚏、咳嗽、跳绳、爬楼梯、快步走时漏尿等)、急迫性尿失禁(尿频、尿急、尿失禁、夜尿次数多、听到流水声想小便等)、混合性尿失禁。
02、产后、盆腔术后尿潴留。
03、轻、中度盆腔器官脱垂(阴道前、后壁膨出,子宫脱垂等)。
04、便秘或大便失禁。
05、慢性盆腔痛、产后盆腔痛、腰腹坠胀酸痛、腰背痛等。
06、阴道松弛或痉挛者。
07、性欲低下、性唤起障碍、性高潮缺失、性交痛等。
修复只要开始就是不会太迟
一般产妇恶露干净后,就可以针对盆底肌进行筛查及针对性训练、治疗,产后42天~6个月内是盆底功能恢复的“黄金时间”。
黄金期只是说在某个阶段进行的修复效果会更快更好,但这并不代表过了这个时间点再修复就没效果,不需要修复了。只要开始修复了,就不会太迟。
治疗手段
Y
常用的方法包括盆底肌肉锻炼,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Kegel运动,还可以进行电刺激治疗、磁刺激治疗等,都可有效改善盆底肌肉状况。
盆底肌治疗仪的原理:在专业人员指导下,运用阴道探头感应,启动电刺激程序,来刺激盆底的神经和肌肉,使神经和肌肉得到锻炼,让盆底肌有规律的收缩,增强其程度和弹性,恢复盆底肌的功能,提高广大女性的生活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