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妈咪生完宝宝以后会遇见一些困扰,有的发现自己咳嗽漏尿、尿频尿急、性生活不满意、阴道异常等现象,以上均属于盆底肌出现了一些问题,需要进行盆底康复训练。
妊娠及分娩对患者的影响不仅仅是生殖系统局部,更是大脑、思想、自信、精神层面。即使为正常生理过程,也存在隐形损伤,损伤轻重不一,出现症状早晚不同,盆底康复是一种保护措施。
1、盆底疾病的发病机理
盆腹动力异常
妊娠与分娩,经常重体力劳动,慢性咳嗽、便秘,先天盆底组织发育不良,绝经后雌激素减低,盆底组织萎缩退化。
妊娠期盆底生理变化
妊娠期腹腔内容量增加,导致腹腔、盆腔压力增加。
随着孕周增加,体重上升,子宫在盆腔内位置趋于垂直,施加盆底支持结构压力。
妊娠期性激素水平变化,盆底韧带胶原溶解增加,造成韧带松弛,阴道黏膜的膨胀性增加。
妊娠期盆底泌尿生理变化
妊娠期激素发生变化、平滑肌张力改变、尿道弹性增加。
妊娠早期,膀胱容量增加;妊娠后期,胎头入盆,膀胱容量减少。
身体的特殊姿势,使得膀胱、尿道内压力增加。
妊娠中后期,尿道长度变短。
2、产后盆底肌损伤高危因素
★妊娠期及产后缺乏锻炼
★孕期体重增加过多
★巨大儿
★产程损伤
★器械助产
★自身先天因素
3、盆腔损伤早期症状
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产后发病率最高可达41%左右。
◆阴道松弛
◆性生活质量下降
◆小腹坠胀、尿频、便秘
◆尿失禁或尿潴留
◆反复泌尿道、生殖道感染
◆会阴伤口疼痛、性交痛
◆其他:子宫脱垂等
资料显示,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,45%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、性生活质量低。此问题亟需解决,但是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,步骤、筛查,治疗周期有哪些策略?
4、产后盆底康复的流程
5、盆底肌肉的肌力检测
肌力分为0~5级,≤3级为肌力下降。
I类肌
II类肌
6、产后康复的方法
1、生物反馈治疗仪
根据个人承受的程度,通过阴道治疗头给予合适的脉冲电流,来刺激本体感觉,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,使肌肉被动进行收放锻炼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、镇痛等。
生物反馈结合场景反射的训练,让患者直观的感受平时不易察觉的生理信号,增强盆底的本体感受和对自己功能状态的明确认识,生物反馈强化了患者主动参与的意识,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,自主的盆底训练,增强了对肌肉的控尿能力,恢复盆底肌肉的协调性,盆底肌力和弹性,恢复盆底功能,提高性生活质量,同时预防并治疗产后尿失禁,脏器脱垂,性生活不满,阴道松弛等盆底障碍性疾病。
2、阴道康复器(阴道哑铃)
阴道哑铃
盆底康复训练器是专为女性设计的,符合女性阴道生理结构特点,用于锻炼盆底肌肉收缩练习的辅助器,各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的患者,增强盆底肌力,改善盆底血液循环,维持盆底康复的持久疗效。对于松弛的阴道更容易激发本体感觉。
3、kegel(提肛运动)
指有意识的提肛运动,反复进行收缩肛门的动作,一类肌训练方法:缓慢收缩会阴及肛门达最大持续3-5秒,缓慢放松持续3-5秒。二类肌训练方法:最大力快速收缩会阴及肛门后立刻放松,3-5次后放松6-10秒。疗程:每次锻炼10-15分钟,每天2-3次,6-8周一个疗程。原则上先锻炼一类肌,再锻炼二类肌。